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立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3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届毕业生看这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24 09:3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公布了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本届毕业生5047人,就业率为90.75%,其中约16%选择升学或出国留学;超过1/4的毕业生选择去中小企业就业;研究生初次就业收入水平基本在5000 元以上,本、专科毕业生的月收入平均为4600 元。节选内容详见以下图解。
      截至昨天,本市已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20所高校“晒”出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交出人才培养质量的成绩单。多所高校还首次公布了“不就业”和“创业”人数。本报精心盘点了一组数据,助您真正读懂报告。


Q:平均税前月薪7733元,“碾轧”无数人?
A:上海财大应届生就业薪酬又上涨
上海财经大学骄傲地将此次发布结果定义为“出彩就业成绩,百年华诞献礼”。的确,根据该校公布的毕业生薪酬,会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
根据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度就业质量报告,2016届毕业生共3643人,男女生比例为1:1.45。毕业生总体升学比例23.23%,其中,本科生升学比例逐年提升,从2012年的28.53%增加到2016年的39.9%。同时,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财大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96.07%,签约率90.12%。
薪酬水平堪称学校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该校2016届毕业生平均税前月薪7733元,较2015届毕业生6940元的平均薪酬又上涨了11%!这个数,甚至超过了部分已经工作好几年的小白领呢。
进一步来看,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税前平均薪酬分别是7121元、8227元、10138元。根据报告披露的数据,平均月薪最高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托(9750元)、商业连锁(9417元)、新金融(8661元),在这些行业领域就业的硕士生,月薪都在11000元以上。而从不同岗位的薪酬看,前三名分别是精算(10957元)、行业研究/投资分析(8869元)、投资银行类(8675元),在这些岗位就业的硕士生月薪都在10000元以上。
从分学历行业流向看,硕士毕业生进入金融业比例最高,达64.99%;本科生35.67%,博士生28.42%。另一方面,上海财大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呈密集分布之势,有52%的毕业生在审计、行业研究/投资分析、客户经理、银行轮岗以及管理培训生等岗位就业。


Q:一些“国家战略”行业爱上哪儿找人才?
A:上外小语种专业学生赶上了“好时节”
上海外国语大学绝对是“女多男少”,根据学校发布的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看,2016届上外本科毕业生共计1465人。其中,男生38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6.28%;女生1080人,占73.72%
从专业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广告学、教育技术学、越南语、希伯来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率均达100%。从企业招聘的人才需求看,小语种人才颇为吃香。以金融业为例,由于国有银行都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所以有了招募大量小语种储备生的需求,且语种需求越来越多。
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大背景下,会语言、懂技术的人才需求大幅增长,2016年在上外招聘的市场需求体现尤为明显,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如互联网开发和应用、海外新媒体运营等岗位的需求比例大幅提升,而小语种翻译、海外市场、国外客户关系等岗位也有所上升。
2016年,市场对俄语、波斯语、泰语、印度尼西亚语、土耳其语人才需求量非常大,这说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上外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目前,上外共有40个本科专业,包括26个语言类专业和14个非语言类专业。而从2016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看,上外毕业生录取外交部等国家重点单位人数稳步提升,毕业生海外求学(工作)的人数比例持续增长。
据统计,该校2016届毕业生薪酬水平人均为6520元,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月薪10000元以上的学生,基本集中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是互联网服务领域。


就业趋势解读
人才培养定位和毕业去向关系紧密
总体来说,高校的办学优势、人才培养定位正和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日趋紧密的关系。
从上海财大披露的相关毕业生就业情况看,这所沪上财经名校的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和岗位高度集中在经济领域。上海财大2016届就业的毕业生中,有近五成“扎堆”金融业,其次是会计师事务和咨询业,而在金融行业中,银行仍居首位。
从就业单位所属行业来看,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三个分别为: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博士生到卫生和社会工作就业的比例最高,硕士生到制造业就业的比例最高,本科生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的比例最高。
从就业单位分布结构来看,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以企业为主,其中居首位的是国有企业,比例达到21%,其次是医疗卫生单位,比例为20.51%,再次为三资企业,比例为18.35%。
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来,学生就业单位分布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14年,毕业生到三资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国有企业名列第二;2015年,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并重;2016年,国有企业居于首位。这也是学校积极鼓励学生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学生到国家重点领域、关键行业等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后的一项成果。
华东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与学校专业特色同样较为吻合,根据对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分布的统计结果,2016届毕业生流向“制造业”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3.82%,其后依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98%)、“金融业”(8.6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8.33%)、“批发和零售业”(4.36%),与学校专业设置、学科特色较为吻合。
调查结果表明,11.59%的华理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运用程度高达100%,64.66%的毕业生认为能够运用50%-75%的专业知识,总计76.25%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较为对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立信会计学院51wushu.com ( 沪ICP备06058577号

GMT+8, 2024-6-1 16:47 , Processed in 0.6188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