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立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5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网专题“砥砺前行,推进上海高校思政工作新发展”之一】上海高校思政“百花齐放”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28 12:0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网专题“砥砺前行,推进上海高校思政工作新发展”之一】

上海高校思政“百花齐放”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近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切实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按照当好排头兵、先行者的要求,努力使上海各高校更好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办出特色、办出卓越。

上海交通大学的课程“读懂中国”,发动校内外的兼职教师的特聘教师为学生讲授中国的形势与政策;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通选课,让学生用一双眼睛看懂中国;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交通中国”系列课程,校党委书记、校长与教师联手为学生教授中国的交通故事……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上海高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立足思政课堂,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推进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着力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到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
部属高校 师资不断“扩容升级”,校长、书记、教师“全员”育人

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公选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上,授课老师除了思政教师,更常有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等多个专业的专家学者。老师们们强强联手,集体备课,博采众长。课堂既有理论支撑又针对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很多学生上了一学期后又选一学期。

不仅如此,近年来,复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先后在全国“海选”出50多位市委书记、市长,邀请他们走上“复旦大学中国市长论坛”讲台,向学生们介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层实践,在校园里形成了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潮。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党政协同,把思政教育同学校中心工作一起布置,一同推进,积极打造思政理论课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共同育人模式。
另外,上海交通大学一门名为《读懂中国》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已经完成了师资的“扩容升级”:过去,这门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百分之百“包干”;如今该课程的的三分之二师资力量来自校内遴选的兼职教师和校外的特聘教师,授课师资形成了“专职、兼职、特聘”的三元结构。

据了解,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师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聚焦问题瓶颈,梳理出“在教师评聘考核体系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严格落实校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等重点任务,并启动设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上海交通大学思政教师队伍荣誉体系实施意见》等文件,引导全校教师立足本职,主动作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也是培养和锻炼师资队伍的重要方式。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表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立足全局和时代背景,牢牢把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把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市属高校“一校一品”百花齐放,打造思政教育“中国系列”课程

“中国音乐如何革故鼎新?”“中华民族危亡之时,艺术家如何唤醒中国魂?”“步入新时代,我们如何奏响‘红旗颂’?”……这是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通选课《时代音画》上教师抛出的问题。这门课看似讲授音乐等文艺作品,实则紧扣时代进程中的中国主题。

“我们希望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作品,引导青年大学生读懂中国,感受时代,培育家国情怀。”上海大学相关老师表示,上大已经构建起思政教育的“中国课”系列课程,在学生中获得了良好反响。

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交通中国”系列课程中,校党委书记李江以“彰显大国风范的古代丝绸之路”开题,校长夏建国以“一带一路上的中国交通”结题。课程期间,各专业老师陆续为学生们讲授高铁、大飞机、汽车、邮轮等专题课程,让学生不仅停留于专业技术的学习,更了解到中国的交通发展的历史进程,感受大国情怀。

此外,在上海健康医学院,校党委书记郑沈芳作为主持人,与校长黄钢以及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肖泽萍,为学生们开启“健康中国”课程的专题教育讲堂,共话健康“中国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取名“立信”,在《信用中国》的课堂上,校党委书记李世平上台开讲,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的要求,阐述了“以信立身”的内涵。

无论是华东政法大学的“法治中国”、上海师范大学“闻道中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智造中国”,还是上海财经大学“经济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放中国”、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迹中国”……各个高校根据相关试点方案,主抓“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程,形成了“一校一品”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据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统计,目前沪上高校已开设“中国系列”成熟课程25门,有些高校还不止一门,均富有自身专业特色。该课程方式将在全市全面推广,今年下半年实现所有高校全覆盖。

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认为,关键是打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以悟道取代灌输。
全市动员全方位、多形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上海高校思政工作要突出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据了解,上海现有在校大学生66万人,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要抓好课堂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改革创新,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另一方面,上海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据了解,上海高校现有专任教师4万余人,要把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不仅如此,近年来,上海积极推进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鼓励各级党组织探索基层党支部的设置方式,并坚持把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先后组织实施了市属高校“千名教工支书进党校”培训工程等,累计对近3000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了集中培训,着力提升组织生活质量,通过述职评议考核等夯实党建责任制。

此外,辅导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目前,上海高校共有专职辅导员4200余人,上海不仅通过完善制度,促进事业发展愿景与个人职业理想统一,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向心力,还加大能力建设和培养力度,着手制定“辅导员百名博士培养计划”,今年起将对骨干辅导员进行跟踪培养。

韩正指出,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部署,切实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突出思想引领,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着力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到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

韩正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抓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校党委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让更多党建资源向基层倾斜,进一步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作者:刘时玉

搜索公众号并添加为好友
“上海教育新闻网”
为您提供最及时、最精粹的教育资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立信会计学院51wushu.com ( 沪ICP备06058577号

GMT+8, 2024-6-13 16:49 , Processed in 0.2705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